编者按:浙外学子学习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以“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专项实践为载体,用实践厚植理想,用双脚丈量热土,学、思、践、悟青年习近平的优秀品格。学校特推出系列报道,记录青年学子在实践中的别样风采和青春感悟。
“延安不只是课本里的革命圣地,更是能触摸到的红色记忆。”
“梁家河的荷花不只美在眼前,更是乡村振兴的鲜活模样。”
“延安没有明山秀水,但却有层层叠叠的历史。”采访中,延安老作家花海洋这样说道。
7月盛夏,浙江外国语学院“寻根梁家河”社会实践团踏上了陕西延安这片浸润着初心与使命的热土,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以行动助力乡村发展,在黄土地上写下青春答卷。
初心溯源·精神解码
“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像翻开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滚烫的过往。”23级汉语言师范专业黄烨珂记录下初见时的震撼。纪念馆内,革命先辈的铜像默立,却在时光里低吟着峥嵘岁月;泛黄的手稿,仍能触摸到革命先辈的赤子丹心。抗大旧址的斑驳展品前,枪林弹雨的往昔如在目前;凤凰山脚,革命先辈的滚烫热血恰似凤凰振翅,始终护佑着这片红色土地;宝塔山上,饱经战火的古塔默然矗立,将烽火岁月镌刻进砖石肌理。
若说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宏观的历史课堂”,梁家河村史馆便是“微观的初心教科书”。村史馆里的一张张老照片,定格了青年习近平初下乡时的身影。照片中,他穿着朴素,和乡亲们一起在田埂上挥汗——春播时弯腰插秧,夏日里挥镰割麦,秋冬之际又忙着打坝修渠、晾晒谷物。姓名展板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串联起 “扎根黄土地、服务老百姓”的奋斗故事;锈迹斑斑的劳作农具、颗粒饱满的收获谷物,皆是知青们务实质朴、深耕土地的生动注脚。村史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为线索,让团队更真切地了解梁家河村近代以来在党领导下从条件简陋的小村落到黄土地新农村的百年山乡巨变。“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村史馆门楣上的话被实践团成员们轻轻念出。“这不是一句口号,是知青们扎根黄土地、与乡亲同甘共苦的赤子情怀。”23级翻译专业章子轩说。在这片土地上,重温这段岁月,愈发真切感受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温度,“如今再看,这份‘把老百姓装在心里’的初心,正是我们这代青年该传承的精神火炬。”

知行共契·赋能乡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最终要落到脚下的土地上。盛夏的梁家河,日头晒得土地发烫,实践团成员们钻进黄花菜地,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蚊虫在身边嗡嗡打转,却没人停下手中的活。“当年,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顶着比这更烈的太阳种庄稼,在寒冬,凿掉冰,和乡亲们打淤地坝,面对‘五关’也不叫苦。”24级电子商务专业的石洋帆擦着汗说,“乡村振兴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像这样一锄头一锄头刨除出来的。以后,我们更要用实打实的行动、持之以恒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助力乡村振兴。”

走出农田,实践团又走进当地人家中,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大家还结合延安红色文化与乡村特色,准备了团扇、拼贴诗等多元课程。成员们用图文并茂的课件、风趣易懂的语言授课,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助力成长。“当年,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办夜校,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乡亲们心田,我也希望今天的这些课程能像一粒粒种子,带着温度与力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23级小学教育专业冯悦说。

新媒体时代,直播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农具”。实践团在老师指导下,变身助农主播,为延安农产品搭建起云端桥梁。成员们各司其职,有的介绍农产品,有的助播暖场,还有的积极在评论区回复网友的问题。“学生们的讲解接地气,才艺表演也亮眼,忍不住下单支持!”网友的评论刷屏。这场充满青春活力的直播,让延安的优质农产走出黄土高原,也让实践团成员们真切感受到:“青年的力量,能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思想播种·价值共振
“梁家河的故事要让更多人听见。”实践团成员带着精心准备的故事与思考,走进梁家河的孩子们中间,开展了围绕红色文化、乡村振兴与青年成长的主题宣讲。
宣讲中,成员们捧着老照片、带着老物件,把梁家河的变迁讲成了一个个可触可感的故事。他们说起当年知青们踩着泥路修沼气池时,如何在寒冬里跳进冰水里清淤,只为让乡亲们告别“点灯用油、做饭烧柴”的日子;讲起土窑洞旁的梯田,是怎样从荒坡变成“聚宝盆”,如今又种上了富硒小米、矮化苹果,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全国各地。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手问:“那些知青哥哥姐姐,是不是像我们现在学知识一样,在梁家河‘闯关’呀?”成员们笑着点头:“对呀,他们带着好奇去探索,遇到困难就坚持,心里装着乡亲们的冷暖,这就是梁家河教给我们的‘闯关秘籍’。”
“梁家河的故事里,藏着最动人的初心,也长着最蓬勃的力量,要让更多孩子听见这片土地的心跳。”24级计算机专业胡文凯说。

“当双脚真实踏上这片孕育中国革命的热土,触摸斑驳的窑洞墙壁,聆听烽火岁月的动人故事,‘红色精神’对我们而言,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抽象概念或博物馆里的静态陈列,”24级日语专业林依诺动情地分享道,“它变得无比鲜活、滚烫——那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熔铸的,需要我们用行动去传承与践行的坚定信仰。”
巍巍宝塔山见证初心,滚滚延河水激荡青春。浙外青年的梁家河之行,不仅是一次红色寻根,更是一场“青春接棒”——从青年习近平“扎根黄土地”的坚守,到当代青年“赋能乡村振兴”的实干,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新的活力,青春力量在奋斗中书写新的答卷。
指导老师:吴佩玲 杜苏徽
团队成员:
23小教1班 冯悦、23翻译3班 章子轩、23汉师1班 黄烨珂、24日语1班 林依诺、24电商2班 石洋帆、23小教3班 陈翊萱、23小教2班 周绎潇、23汉师3班 郑煜滟、24韩语2班 陈果、23数学1班 赵苡然、23科教2班 缪雨汐、23汉师3班 赖贞妤、24汉师1班 郑安成、24计算机1班 胡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