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旅学院“枇水寻蹊”实践团走进临平塘栖,深挖当地枇杷种植文化,打造以“枇杷”为主题的研学课程,既为当地增收添砖加瓦,又推动塘栖枇杷文化远播四方。

团队首站前往临平区乡村共富研学中心。这里是塘栖发展模式的缩影,更是共同富裕在当地的鲜活展现。队员们了解到,塘栖开辟了特色研学、融入农业科技的共富果园、特色文创及农产品售卖等收益路径。依托这些特色资源,团队计划开发以“枇杷”为主题的农科研学课程,通过对标不同年级的科学课本,实现“分层设计”,力求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在研学中有所收获。
距离塘栖村3.2km处,是曾经荣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的塘栖古镇。这里历史遗存丰富,最大程度保留了历史风貌,古建筑、古遗迹和当代人文相得益彰,极具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团队把古镇作为研学线路的第二站,计划通过设计课程,探索运河和枇杷背后的人文趣事,感受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碰撞。
团队还实地走访了塘栖枇杷产业博览馆。基于博览馆的宣教特色、DIY活动和完备的接待能力,队员们将这里作为研学路线的终点站,计划通过课程设计增强研学的趣味性。
小小的枇杷,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通过实地调研,团队对设计研学课程有了更多新思路,一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研学路线已初具雏形。后续,团队将依据调研成果,设计优化研学课程,进一步传播塘栖枇杷文化,为当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摄影:王秀丽、黄敏君、李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