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园


艺术学院郑伟博士



来源:宣传部 作者:邓美琦编辑:樊朝刚时间:2016-07-01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学校的脊梁。他们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在三尺讲台上,不辞辛苦,育三千桃李。
  为更好地展示我校教师风采,学校在“浙外学人”的基础上,新开辟“博士名片”专栏,陆续介绍我校博士,分享他们的教学科研心得,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以更好地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为把我校早日全面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而奋斗。

 

  郑伟,女,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我校艺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声乐表演等。
  漫步在奥地利风景绮丽的街头,优美的华尔兹圆舞曲深情地讲述着这个音乐国度的故事。在莱茵河的河畔,穿过郁郁葱葱的森林,贝多芬钢琴曲的旋律弥漫在寂静的黑夜里。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一个叫Baden bei Wien 的城市,莫扎特曾经谱曲的地方,传来来自世界多个国家青年歌唱家的歌声。一位年轻的中国姑娘,正在此为当地的观众演唱着他们耳熟能详的歌曲。这是为期六周,在被笑称“纳粹集中营”的音乐营中为数不多的闲暇时光。
  她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音乐系的博士生。2011年,她获得全额奖学金,赴奥地利参加了Franz Schubert Institute举办的德语艺术歌曲学习。在短短的六周里,她结识了世界一流的大师,也在这“魔鬼式”的训练中受益匪浅。
  她不是在唱歌,而是在歌唱。每一首德语歌,不仅仅要理解歌词,意思,唱准旋律,还要对歌曲的创作背景了然于胸。大部分歌词是以著名诗人的诗作为歌词,这就要求歌唱者对诗有深刻的解读。无数个清晨,她都要去上诗词课,为的就是更好地诠释出一首歌的灵魂。结束了诗词课,就要赶着去上钢琴伴奏的小课,这是去上大师的课之前的暖身。因为大师们的课,需要用最佳的状态去面对。每天都是高强度的训练和快速度的节奏,还要花精力准备个人的音乐会,许多同行的伙伴都对之产生了些许恐惧。这六周,对她而言,来之不易,虽然很苦很累,也是值得的。
  在美国留学期间,她参加了全美教育地区声乐比赛、Schubert Club声乐比赛、Classical Singer、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声乐比赛等,在和全世界的选手的较量下,她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直爽地告诉记者,参加这些比赛,除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丰富经历,也是为了获得奖金。作为普通工薪阶层人家的孩子,在美国留学,经费是很大的问题。虽然学费全免,但是生活费等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她在课余时间,也会做兼职,打工,赚取一些费用。在美国的这几年,她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出色地完成了学业。
  受母亲的影响,她从初中开始就接触声乐训练。周中和普通学生一样,学习文化课,周末就到老师家学习声乐小课,从刚开始的不像样,到后来一点点地像模像样,她在艰难的训练中慢慢地进步着。“学音乐,需要超出常人的毅力。它的效果没有学英语背单词那么显著。有时候学了好几年,都不确定这条路是否正确。”她对记者感慨着学音乐的坎坷。面对升学的选择,她和家人都有过彷徨和犹豫。正如她所说,“音乐这个东西,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瓶颈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这条路,有时候也会想和别的学生一样踏踏实实的学文化课。但是,专业老师作为她的伯乐,对她的认可让她这匹千里马没有停下音乐的脚步。她最终还是在音乐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读了大学,并不代表人生就有了保障。不要在大好的时光里选择彷徨,明确的目标是很重要的。不要把钱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人生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不要做井底之蛙,如果有机会,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要培养自己的情商,有较好的社交能力,要有较好的分辨能力。也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不要过分沉迷于爱情。当然,三观也是很重要的。”这是她的一番肺腑之言,也是对学生的期盼。
  她,就是艺术学院的郑伟博士。


作者:英文学院学生邓美琦 责任编辑:樊朝刚
采访时间:2016年6月27日
 

  点击页面右下角等图标,可以把文章分享至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