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园


科技学院王健博士



来源:宣传部 作者:雷婷编辑:樊朝刚时间:2016-09-30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学校的脊梁。他们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在三尺讲台上,不辞辛苦,育三千桃李。
  为更好地展示我校教师风采,学校在“浙外学人”的基础上,新开辟“博士名片”专栏,陆续介绍我校博士,分享他们的教学科研心得,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以更好地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为把我校早日全面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而奋斗。


  王健,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我校科技学院教师,主要研究应用数学、图论与矩形等。
  记者初见王健博士,感觉他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如一支离弦的箭,直指圆心,没有半点偏离。数学的学科特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影响了他的思维惯性,理性、逻辑、自然,这门基础学科的魅力也影响了他教学与为人的特殊魅力。学生称赞他亲切、温暖,在严谨的数学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将枯燥乏味润色得幽默有趣。“王老师总能用最浅显的语言为我们阐释复杂的数学问题,用最简单的方法作出解答,这让我对数学越来越有兴趣。”一位学生如是说到。其实他从未刻意如此,只是尽自己的努力,遵循生活的轨迹。没有跌宕曲折的经历,无论是选择数学还是选择成为一名高校教师都是顺其自然。完美的生活用一个数学老师的话来形容就是“做一些喜欢的研究,教一些喜欢的学生”。
  工作几年后,王健老师对教学已然驾轻就熟。“学生”二字如果是青涩的代名词,他正用时光把青涩的果实酿成甜蜜的美酒,为自己的学生斟满求知的酒杯。在学生与老师这两个双重角色间切换,他渐渐明白了教育的真谛。那是工作中非常普通的一天,一个上午的课程让王老师既疲惫又充实,一阵急促的铃声打断他批改作业的思路,一个熟悉的电话号码赫然眼前。“小王,你下午有空吗?我正在浙江大学开研讨会,是不是方便见一面?”导师那平和而亲切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响起,电话这头的王老师则被讶异与感动包围。他平时只与导师邮件联系,并不知道导师保存着自己的手机号。求学时光的回忆涌入眼前,恍若自己仍是那个漫步于校园的数学系学生。
  王健老师毫不犹豫地推掉原本的安排,奔赴浙大来见导师一面。多年未见,导师的发鬓有些斑白了,精神状态也不如当年,这些发现不免让王健老师感到心酸。而导师见爱徒活力不减,赞许他一如以往。导师拿出一本图论书,赠与他,“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还在教书或者在做相关研究,想到你在杭州就给你带来了,希望对你有用。”王健老师接过书,两只手在书皮上反复摩搓,这本不算厚的书,却是那样得沉。又怎么能不沉呢?书岂止是书,明明承载着远道而来的关切,担负着跨越时间的情谊。在这一刻他突然领悟,在导师面前他永远是个学生,弥足珍贵的双重身份让他明白教育的本质是爱的传递。
  他一路求学,从未离开过校园,从学生到老师的过程中,他觉得自己好多地方变了,但似乎又有什么没变。变的是教学技巧与方法,不变的是那颗好学向善的赤子之心。王健老师在教学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上关心学生。面对迷茫无措的学生,他乐于倾听,耐心为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意见。面对在就业时,走入“歧途”的学生,他焦急万分,百般努力,终是让学生走上正轨。

作者:中文学院学生雷婷  责任编辑:樊朝刚
采访时间:2016年9月29日
 

  点击页面右下角等图标,可以把文章分享至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