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园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孔琳博士



来源:宣传部 作者:谢金仝编辑:杨秀中时间:2018-11-21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学校的脊梁。他们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在三尺讲台上,不辞辛苦,育三千桃李。

  为更好地展示我校教师风采,学校在“浙外学人”的基础上,新开辟“博士名片”专栏,陆续介绍我校博士,分享他们的教学科研心得,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以更好地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为把我校早日全面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而奋斗。


  孔琳,女,俄罗斯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博士,我校西语学院教师,主要研究跨文化交流等。

  一阵彩铃过后,电话那头传来悠扬婉转又刚柔并济的声音,与想象中不同,这个声音独特而又充满吸引力。简单寒暄过后,记者便开始了对孔琳老师的正式采访。

做时间的把控者

  俄罗斯的留学生活让孔老师收获颇丰,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学会了统筹规划,成为时间的把控者。高效率是孔老师十分看重的品质。她认为,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提高效率之后,会拥有更多时间做喜欢的事,工作生活也会双平衡。孔老师告诉记者:“如若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清晰的逻辑与强大的执行力是必须的。遇事切忌盲目应对,最好有针对性地去完成。”
  “提高效率是成功的重要秘诀,甚至还能收获意外的效果。”虽未曾谋面,但从孔老师干脆利落的话语中,记者可以感受到,学会把控时间对她的工作、生活的帮助不可小觑。

把讲台站稳

  “课堂上,老师要把讲台站稳,专业知识的传授是一个老师最真实的使命和初衷。”孔老师如是说。她觉得每一种外语初学者都好似一个独自站在无际旷野中,极力远眺却不见尽头,环顾四周却找不到方向的迷惘者,而外语教师就像旷野里的摆渡人,为他们驱散惊慌,解除疑惑,指引方向。
  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孔老师的课堂气氛轻松幽默,即使已经毕业,但那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时光依旧会时常萦绕在脑海。她很有自己的方法,在循循善诱中进行,让课堂趣味横生。” 在孔老师看来,课堂应是老师与学生思想碰撞,灵魂交流,精神对话的场所。她会要求学生做好课堂预习,这样在课堂上便可流畅自如地讲解,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回归课堂,进入集体对话时刻,达到最佳的课堂效率。孔老师教导学生出国留学时,在各个方面都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集体荣誉感对一个代表国家求学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亦师亦友,授之以渔

  课堂上的孔老师一丝不苟,生活里的她和学生打成一片。有时候学生会主动跟她聊一些学习或生活上的困扰,她会从过来人的角度提供一些中肯的意见。在她看来,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向你倾诉,表达的是一种信任,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难得的情感;学生可以从她的经历中汲取教训,少走弯路。记者通过一位学生了解到,在考俄语专四之前,孔老师还特地安慰她不要紧张,晚上早点睡,放轻松。正是及时而又真切的问候,触动了一个学子的心扉。
  采访逐渐接近尾声,孔老师对“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谈了感受。她表示,学习教育对我校在稳步发展中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全校师生要理解学习教育的初衷积极践行,共同为了浙外美好未来而努力。

 学生记者:谢金仝   责任编辑:杨秀中

采访时间:2018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