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园


浙外学人:英文学院蒙兴灿教授



来源:宣传部      作者:田诗妤    编辑:李娟    时间:2018-11-08

编者按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师是大学的重要标志,他们教书育人,更以其治学态度、精神品格丰富充实大学文化。
  为更好地营造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我们在校园媒体中开辟专栏,陆续介绍“浙外学人”,宣传展示他们的风采,介绍他们学问人生的多彩经历和至深感悟,弘扬他们的高尚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加快建设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而奋发努力。


  蒙兴灿,男,四川西充人,英文学院教授。1993年硕士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2008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浙江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
  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文化史、比较文学、英汉对比与翻译。
  近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201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2018)、浙江省哲社基金项目2项(2009、2011),主持完成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2013)、浙江省精品课程1门,主持完成浙江省委宣传部委托的2016杭州G20峰会外宣资料《印象浙江》系列丛书(8本)翻译项目(2016)。现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全国大学英语教改示范点项目1项,浙江省哲社基金项目1项等。近年在SSCI/A&H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主著主译教材、著作14部。
  以排名第一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浙江省哲社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7)、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1)、香港桑麻基金会奖教金(2013)等重要荣誉。
  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浙江省翻译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外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商务英语协会副会长、杭州市“十三五”哲学社会科学外国文学组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及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抽检匿名评议专家等。


  无论何时,蒙老师都秉持着这样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凡事不可操之过急,踏实做事终会有回报;而为人清白则能坦荡磊落,心平气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正是如此的心迹和志向支撑着他在教学、科研的道路上即使历尽千帆,却仍能云淡风轻,深水静流。


  学涯无止境:不懈奋斗向前行

  谈起高中时代,蒙老师目光柔和:“高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的老师。当年考大学时的生活条件比较艰难,为了让住校学生能集中备考,老师把自己的菜分给同学们改善伙食,还常常留下来为同学答疑解惑。他们无偿为学生倾注诸多心血,其实更多是出于自身的一种责任感、荣誉感。这样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也对我之后培养学生的方式有很深刻的影响。” 少年时期有幸遇到尽心尽责的老师,或许悄然间在他心中点燃了投身教学的星火。尽管如此,蒙老师的求学之路走得并不顺利:高考发挥不理想加上志愿选择失误,他无奈进了一所专科学校。痛定思痛,他好学深思、努力进取,以优异的成绩升入本科。毕业之后,由于当时英语专业人才稀缺,蒙老师便留校当了老师。可是教学时,他逐渐发觉自己现有的经验存在很多欠缺,无法在课堂里游刃有余,于是结合个人发展需求考取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回校担任外语系主任和外语学院书记。然而,这样的成就丝毫没有动摇他继续深造的信念——即使是在03年评上了教授之后,他仍然在05年踏上了奔赴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的征程,之后三年的系统学习为他的知识储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个时候是40岁,已经评上教授了。可是作为一名老师,常常会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新知识需要静下心来学习。不仅是为不断提高自己,也是为适应时代变化和学生特点做准备。这一整个求学过程使我不断地快速成长,而最终结果也是对我奋斗的最有力的肯定。”蒙老师的声音平和沉稳,波澜不惊,可这些被书写进介绍的种种经历,哪一段不需要抛开现时安逸的勇气,哪一件不需要皓首穷经的执着呢?善学者若蒙老师,时刻保持着谦和而虔诚的学习态度,在平凡的生活和深奥的学问中都获得无穷的乐趣。

  科研贵持久:扎实用心做学问

  蒙老师近年已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等多项研究项目,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主著主译教材、著作14部,还获得了多项教育部、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奖。通过多年的科研训练和成果支撑,他有幸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及成果鉴定专家之一。“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如果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所以对自己会比较苛刻。”当记者问及蒙老师的科研心得时,他毫不犹豫地说道。他自嘲说,这其实会加重身体负担——若是有时科研的结果达不到预期,就会一直和自己较劲。虽然如此的严苛容易影响情绪,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正是完善科研成果的必要品质。
  蒙老师认为,每个人的素质与学识并非完全来自天资,更多的是长期沉淀的结果。“任何事情都需要用心、持久地去做。比如,我每次申报项目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今年上不了明年继续,不行就再改进,不断地打磨一个项目,不断接收新的理念,总能出成绩。写文章也是同理,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和阅读文献,最后的论文便能呈现出内容上的丰富和创新。”人文学科的学问研究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只有摒弃左顾右盼的浮躁,孜孜以求,潜下心来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方能化量变为质变,有所成就。
  蒙老师的主要科研方向是英语诗歌汉译整理及其研究。他提到,五四运动前后外国诗歌大量涌入国内,而这些诗的传播原因、翻译方式和它对中国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都值得深究。“原先我们的研究更多是围绕外国诗歌如何走进来,它们为什么能在中国掀起翻译高潮等问题来挖掘,但这只是最表层的研究目的。我们当下更要注重如何去借鉴它们传入的方式,寻找文化之间的契合点,让浙江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这和学校的“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是不谋而合的:作为外国语学院,首要的优势便是外语,所以作为老师或学子能做的就是将自己个人的份内目标和学校突出特点相结合,找出更多有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发挥外语这一鲜明特色,增强学校在浙江范围内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教学重内涵:超越课程本身

  从教三十余载,蒙老师在教学上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年轻的时候我特别注重和学生的互动,努力把课堂气氛变得有趣生动一些。不过这几年我是更偏向于去培养学生理解和思考一门课程的能力。比如我上《翻译概论》课时,会先抛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通过适当的加分鼓励来增强积极性,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其实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可以进行初步的文献梳理,了解一些翻译家的生平、思想、成就贡献等。他把自己整理的课件讲给同学听,接受点评和提问,最后由老师进行更清晰的纠正和总结。这其实是另一种更深入的、内涵式的互动,让每一位学生集中精神,自主性地解决问题,参与到课堂里。”蒙老师认为,这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式。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能够举一反三,以批判、辩证的眼光看待遇到的难题。一门课的教学若能做到这样,便能超越它自身的知识传递价值,悄然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让他们即使在忘记了具体内容后,也还能记得在这门课里用到的步骤和方法,还能记得成果展示时从老师同学那里听取的经验教训,还能记得把从这门课习得的能力融会贯通应用到别处去。
  蒙老师说,浙外以培养国际化应用人才为特色,学子们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该只是单纯地学习几门语言而已。“我们学习各个国家的语言,不单是为了和当地人民交流或是应付考试和工作,也要越过语言本身,看到它们承载着的文化、经济、政治各方面的意义。只有学子们运用包括语言在内的各类技能,尽一己之力让中国文化在不同的国家背景下被正确地解读和传承,才能博采众长,树立起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才能让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真正懂得中国。”蒙老师的短短几句话,释尽了教学真正的目的所在,也为学生们规划大学生活指明了方向。
  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和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涯,蒙老师认为,“大学并不像高中老师说得那么轻松,学生们想要不负大学的时光,就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弥补自身不足。之后也应多进行社会实践,冷静分析自己的专业短板,广泛涉猎专业内外的知识,提前对社会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成为社会需求型的人才。”


  寄语:有志者事竟成,天道酬勤,天赋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祝愿浙外的学子们在大学四年里都能够找到人生的方向,并为之长久地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希望学生们能在语言的学习中能感受到它的魅力,通过我们浙外的语言特色去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


                            记者:英文学院 田诗妤  责任编辑:李娟

采访时间:2018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