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园


浙外学人:东语学院马晓霖教授



来源:宣传部 作者:马晓童、何映尔编辑:李娟时间:2020-05-25

编者按: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师是大学的重要标志,他们教书育人,更以其治学态度、精神品格丰富充实大学文化。为更好地营造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我们在校园媒体中开辟专栏,陆续介绍“浙外学人”,宣传展示他们的风采,介绍他们学问、人生的多彩经历和至深感悟,弘扬他们的高尚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加快建设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而奋发努力。

 

马晓霖,男,宁夏吴忠人。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二级教授。现任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浙外西溪学者(杰出人才),国家文化与宣传系统WHMJ(SGYP)首批83名专家之一,第三批国家WR哲社科领*/军,享受国务院津贴国际问题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知名媒体时政评论家,外交事务专栏作家,多家部委或知名智库理事、学术委员。

1983年以高于北大录取线的分数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1988年至2005年效力于新华社,曾任新华社驻中东记者、国际新闻深度报道与评论负责人、环球杂志总编辑,高级记者。2005年投身互联网,相继创建大旗网、博联社,为中国互联网实名制管理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

研究和著述领域:中东及伊斯兰事务、大国关系、中国外交、恐怖主义、能源安全、“一带一路”及媒体传播。

成果:在新华社期间曾发表过上千万字的中、阿、英文报道及大量内参作用。过去四年间,在《西亚非洲》、《人民论坛》、《阿拉伯研究》和《新闻界》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著有“战地三部曲”(《巴以生死场》、《穿越生死线》和《两河生死劫》)、《海湾战争与三十六计》、《中国要淡定》、《阿拉伯剧变》、《阿拉伯发展报告2013-2014》、《中东观察2011-2016》和《马晓霖纵论中东》等,交付出版社作品《动荡中东与当地库尔德问题研究》、《马晓霖纵论大国策》、《马晓霖纵论东北亚》、《马晓霖纵论欧亚非》和《马晓霖纵论“新丝路”》;在编论文集《阿拉伯国家新闻传播业发展》。

 

初见马晓霖教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双明亮而充满活力的眼睛,年过半百的他,携带半生传奇与一身朝气进入欣欣向荣的浙外,让人不禁期待,这位传奇学者会给浙外带来怎样的勃勃生机?

 

媒体战场攻学术

 

他带着笔杆奔走在硝烟之中,他用双脚丈量着战火纷飞的中东土地——大学毕业那年,专业能力过硬的马晓霖成功考入新华社国际部,开启17年编辑和记者生涯。被新华社派往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创建加沙分社并独自从事报道的三年,是他此生最惊心动魄的一段历程。那三年间,六位记者在加沙殉职、200多人受伤,他无数次穿越枪林弹雨却奇迹般地毫发未损。因为独守新闻热点中的热点,他经常几十个小时不睡觉,一个人身兼数职:做饭,采访,用中文和阿拉伯语写稿还兼摄影,与路透社等世界一流通讯社比拼速度与质量,甚至还要管理财务、营销新华社新闻产品,将自己的潜能挖掘和发挥到极致。“我可以不去前线,但我还是选择去;去了前线我也可以在屋子里靠听广播、打电话完成任务,可以不去危险的冲突现场,但我还是哪里危险去哪里,做到报道图文互证。我不是一个寻求刺激的人,这是我的职业要求。”

从加沙分社创始人,到伊拉克战争报道领导小组专家成员及特派记者,他把这些用生命记录的事实和思辨记录作独特的“战地三部曲”。常年深耕于国际问题使他成为新华社倡导的“专家型记者”,同时不辞辛苦的一线实践调研也让他成为了不同于国内研究型学者的“记者型专家”。渊博的知识,兀兀穷年的研究,等身的学术成果,这都离不开他万事冲在前的傲人胆力和实干精神。

十几年后,互联网大潮浩浩荡荡而来,马晓霖教授勇立潮头、抓住机遇,辞别新华社并创办中国唯一一个全实名制博客网站博联社。只有达到一定门槛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网站,以实名制进行自由交流。这个网站就像一片知识乐土,按照实名制的理念,充分地发现挖掘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其内在的价值,“让他们通过博客走向世界、互通有无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的财富实现独立,最后也通过博客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尽管这番创业并没有成功,但是,熟悉他的人说,就凭倡导实名博客并为众多知识分子提供十年的畅所欲言平台,都是他这一生的“高光时刻”。

2015年,马晓霖教授作为杰出校友和第一位客座教授,被母校正式引入并很快成为受同学喜爱的大咖教授,除每周上满六至八节课外,他也通过自己公众影响力为光大北外品牌传播做出了独特贡献。年过半百、教务和学术活动繁多的马晓霖,一直笔耕不辍,至今仍保持着一周两篇各2000字的专栏文章写作,对自己学术领域的热爱并无半分消减。

 

“北雁南归”向浙外

 

2019年531日,马晓霖教授以我校首位西溪学者(杰出人才)的身份正式成为了“浙外人”。

是什么吸引他来到浙外?马教授动情地说:“在浙外,我感受到了全校师生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将浙外打造成一流外语学院的强烈愿望。浙外把我作为第一个“西溪学者”引进,更是表现了对我的殷切希望和信任。我很愿意为新浙外的发展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浙外迎来了一位智慧的学者,有力的建设者。他迅速融入浙外,抓住了浙外现今的发展定位:应用型高校,接地气,服务于浙江地方强省和长三角区域发展建设、一带一路等,这和浙江在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大任中的定位也是高度匹配的。在他的努力下,201912月,中国首家专门研究地中海地区发展的研究机构环地中海研究院在浙外成立,作为首任院长的马晓霖教授深感责任重大,他说,研究院将紧密结合浙江和浙外发展定位并开展相关研究和服务,培育一批“外语+”人才,重点发掘浙外博士生区域国别研究潜能,使他们逐步成为环地中海研究的生力军和未来栋梁,将环地中海研究院打造成国内同类一流、国际具有影响的新型应用型、服务型高校智库。

对于未来,马晓霖教授充满了信心。“相信随着未来浙江软实力建设大发展以及持续的资源投入,我们浙外服务地方高校智库特色会日益凸显出来。”马教授认真地说:浙外今后的路如何走,我们还要耐心地探索。”

今年,五一假期尚未结束,马晓霖教授就踏上返回校园的旅程。高铁疾驶,他一时心生感慨,在个人微博上以“北雁南归”为题发表了一篇博文:……阳光侧照,暖意融融,我却无心假寐,认真学习相关智库建设文件,研究和领会‘四个强省’、‘六个浙江’、‘八八战略’,颇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其实,昨晚众多好友热议时局与家国命运,而我内心多了层牵挂——新浙外、大浙江和长三角,以致于时时走心,动辄推广,热忱邀请北京新朋旧好多往南方走走,助力大浙江和长三角建设。”

北雁南“归”,一年过去,也许生在北方的马晓霖教授早已把浙江、杭州和浙外,当做了另一个家。

 

为人师表育“后浪”

作为学者,马晓霖教授资历深厚;作为老师,他自谦自己还处于不断学习摸索的过程中。

北外任教四年,来到浙外刚一年,他已经感受到巨大的变化。他幽默地解释道:“长江后浪和前浪之间隔的浪非常多。”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培育更好的“后浪”,作为“前浪”的他做了很多努力。他原创的《看电影话中东》课程别开生面,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通选课之一:上半节课讲硬核历史知识、剖析国际问题来龙去脉,下半节课则选择相关电影片段,利用电影艺术之美带领学生进入历史之中,边看边给学生们讲解电影情节,教他们辨清历史事实与艺术创作的区别,期间还穿插相关的音乐、美术知识,迎来学生满堂掌声。同学们在这种寓教于乐的课堂形式中不知不觉深化了对中东地区的了解。

课堂之外,同学们眼中的马老师更是一个“学术达人”:高频度地出专栏、微博、微信、微头条等多平台的学术观点输出、密集的学术会议、电台、电视台固定栏目和不固定节目的国际评论……“我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告诉学生们怎么爱学术做学术,让学生们看到做学术的意义和荣光,身体力行地引领他们走好学术道路。”丰富的学识、可爱的人格和别具特色的课堂教学,马老师的确赢得了学生们的心。

他既是严师,亦是慈父。“爱学生,最基本的条件是不能误人子弟,层次更高来说就是要把他们当做自己孩子一样来重视、爱护、欣赏和严格要求。”他自认为是个严师,比大多数老师更严厉,对学生在专业、纪律、规则、为人等方面都要求得比较“苛刻”,注重学生日常的言行举止:不来上课是否按规定提前请假?和老师交谈是否认真尊重?上课是否充分投入?但在严格要求的同时,马老师并不吝于对学生的耐心和关爱。他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细致了解学生的兴趣、心理健康等,帮学生们找实习机会、找工作也成了常事。“我希望用真心对待孩子们,让他们早日适应社会。早日成才,走得稳一些,少走些弯路。”

“教书育人,我对育人特别在意。高等教育是对成年人的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不只教知识,更要教三观、为人。对于老师的要求,除了学识的美,更要有人格的美,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言传身教要比讲大道理管用的多。”马老师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从教寄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记者:马晓童(英文学院)何映尔(中文学院) 责任编辑:李娟

采访时间: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