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园


浙外学人:西语学院李磊荣教授



来源:宣传部 作者:姜婧编辑:李娟时间:2020-06-02

编者按: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名师是大学的重要标志,他们教书育人,更以其治学态度、精神品格丰富充实大学文化。为更好地营造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我们在校园媒体中开辟专栏,陆续介绍“浙外学人”,宣传展示他们的风采,介绍他们学问人生的多彩经历和至深感悟,弘扬他们的高尚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加快建设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而奋发努力。



李磊荣,男,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2004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6月调入浙江外国语学院工作。

研究方向为翻译学和教学法,主要从事中国典籍和中央文献俄译研究、口译理论和教学研究、测试理论研究。

教学、科研成果:近年出版专著《文化可译性视角下的<红楼梦>翻译》,教材《中国文化简明教程(俄语版)》;参编《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真题、模拟》、《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真题、模拟》等多部;译著《上海概览-2014》、《中国俄语教育60年》、《美丽浙江》等多部;发表《专业俄语课程体系中的中国文化教学》、《提高中国俄语专业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红楼梦译例分析--<红楼梦>俄译本中的文化误译》等多篇论文。获“浙外科研之星”,主持的《俄语口译》课程被列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主要学术兼职有浙江外文学会理事,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导师、担任各级考试和竞赛命题专家,中小学教材评审专家,担任国家和上海市重大外事活动的交、同传口译译员并从事相关重要材料的笔译工作。自2016年起一直参加全国两会文件翻译审稿工作,2017年参加了十九大重要文件的翻译工作。

 

俄语的魅力,在于它凝聚了西班牙语的庄严、法语的生动、德语的铿锵还有意大利语的温柔;李磊荣教授的魅力,在于他儒雅的气质、优雅的谈吐还有渊博的学识。他像一壶茗茶,展露着清看淡观的傲骨,弥漫着淡然从容的幽香。

学海无止境,难忘恩师情

一定是特别的缘分,让李老师幸得识“俄”桃花面,从此学海多暖春。谈起自己的求学生涯,李老师目光灼灼:“我从三年级开始就接触俄语,复杂多变的语法形式、异常丰富的词性变化以及优美柔和的发音方式深深地吸引了我。正是出于对俄语的执著与热爱,在高考中我的俄语成绩达到满分,当时国家急需俄语人才,学习俄语前景可观,但要努力成为高端人才才会有更多发展的空间,这也让我放弃了曾经想要成为律师和记者的想法,毅然投向俄语专业的怀抱。”大三那年,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工作能力,李老师在全国只有二十个留学名额的激烈角逐中,顺利获得了公派留学深造的宝贵机会。大四时,李老师又因取得全国俄语大赛高年级组第一名的成绩免试攻读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谈及自己“开了挂”的学习生涯时,李老师显得从容不惊,但这些累累硕果,何尝不是来自埋头苦读的勤恳?何尝不是来自勤学好问的认真?也许正是这份从容,才让他在俄语翻译研究的道路上秉承初心,走出自己的人生花路。

俄语的就业方向有很多种,但之所以选择做老师,还要源于90年莫斯科街头一次美妙的邂逅。李老师神色柔和地说:“那时我同我中学时期的俄语恩师徐秀薇老师一起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了第七届世界俄语大会。在普希金广场的诗人雕像下,我与俄语界语音学泰斗、系老前辈诸同英老师相遇,老教授真诚地希望我能够在学成归国后留在学校任教。”短短一席话,简朴却有力度、有真情,饱含了诸教授对其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的认可,仿佛在李老师年轻的心中燃起一团烈火,他坚定且无悔地把自己交付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三尺讲台,他已坚守数十载。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李老师常常品味咀嚼昔日老教授的谆谆教导,勉励自己在浩瀚学海中不断埋首前行。

教研重实际,学人有担当

相比传统的老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李老师更喜欢精讲知识,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开口练习。为期一年的前苏联伏尔加格勒大学的留学经历,让李老师体会到了中俄两国在教学方面的细微差别,国内教学多考虑应试,而俄罗斯的教学更多注重运用与表达。“表达和交流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也是主要手段,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他的教学信条。

李老师紧观时事,当提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冲击时,他坚定地说:“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智能翻译都不可能取代人工翻译的地位。”他认为,智能翻译系统确实会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但在文学翻译这类创造性翻译、需要高水准应变能力的同声传译等专业工作上,程式化的人工智能翻译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尤其对于语言体系复杂的俄语来说,印欧语系屈折语的翻译难度系数远远超过其他属性为分析语的语言。尽管“几十年如一日”是好事,但教育工作者切忌原地踏步,在坚守教学岗位的同时也应跟紧时代的步伐。李老师将教学目标转向培育高端翻译人才。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校俄语大赛时,他着重培养学生口译的灵活性与母语般的准确流畅表达能力,通过亲自示范,让学生细致把握翻译的重心。踏遍青山人未老,李老师时刻对时代的瞬息变换保持警惕,在思考与学习中营造独好风景。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上有所建树,还要在科研上有所突破与收获。”同时,他认为,科研工作的取向要与自己的专业方向、兴趣喜好、教学工作相承接。李老师从自身找例子,他在博士阶段攻读的主要方向是翻译学,所以博士论文的主题就是有关《红楼梦》俄译的内容,后期发表的专著也是紧扣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继续深化的。中国典籍俄译与中央文献俄译是李老师现在学术研究的两大方向,他表示,翻译是在形式对应、语义等值和功能等效中不断寻求对等的过程,翻译民族文化色彩浓郁的经典作品,采取的策略与方法应该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这是李老师多年来坚守的翻译准则。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单单是为了响应中华文化 “走出去”的号召,更是一个学者的责任担当。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中国政策存在一定的误解,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传播中结合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设,弘扬中华文化,让俄国读者真正感受到其魅力所在。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感召下,从04年至今,李老师的中国文化传播路一直在继续。

把握新起点,培育新人才

谈到浙外,李老师满怀期许。“浙外处处充满了新气象,年轻又有朝气。”他认为,浙外的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学校目前的发展定位。在学校召开的第二次党代会上,学校提出要着力建设浙江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点基地、服务浙江开放强省的智囊高地、浙江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阵地的目标定位。作为浙外的一员,李老师深感责任重大,他激动地说:“教师应从自身的教研工作出发,紧扣学生的培养规划与目标,把整体大目标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输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熏陶,结合浙江省、长三角区域、国家发展的需要,围绕国际化、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献出一己之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谈及自己对广大浙外学子的期望时,他沉思几许,道出了这七个字。“中学学习只是基础教育,而大学学习才是专业教育,我们应该把大学当做一个新起点,扎扎实实地学好专业课,不断挖掘自身潜能,为以后的就业、考研等更高起点做好充足的准备。”李老师表示,尤其是在浙外这样一所外语特色鲜明的语言类院校,专业语言的学习需要不断的训练、模仿、积累,只有把精力放到专业学习上、放到自我提高上,才能被社会所需要和重视。

从教寄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记者:姜婧(中文学院)责任编辑:李娟

采访时间:20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