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园


【浙外人游学】商学院范文艺老师



来源:宣传部 作者:朱敏思编辑:薛海丹时间:2017-06-05

  编者按: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升我校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承担国际化人才培养任务、参与国际合作研究与国际竞争的优秀教师,我校持续推进教职工国(境)外进修计划,组织中青年教师到世界知名大学访学深造。为推介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经验,提升我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学校新开辟“浙外人游学”专栏,陆续介绍公派研修归来的在校教师,展示各位老师的留学感悟、治学精神、教学探索和学术成果。

  范文艺,商学院老师,主要研究旅游管理;2014.09-2015.09在比利时鲁汶大学(KUL)访学。
  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范文艺老师获得了前往比利时鲁汶大学为期一年的访学机会。在范老师的想象中,访问学者的生活是轻松的。然而当范老师真正到了比利时才发现实际情况很不一样:“这一年的访学生活特别充实,换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节奏,这也使我进入到另一种更开阔的眼界,意义非凡。”
  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立于1425年,其综合实力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始终排名世界前列。鲁汶大学为范老师等访问学者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学校丰富的图书馆资源、信息库资源和数据资源都毫无保留地面向访问学者开放。范老师告诉记者,除了邀请欧洲著名学者举办学术讲座以外,鲁汶大学每周还会邀请企业或者高校的专业人员为访问学者开展针对教师的专业性培训,以及具有趣味性的野外考察会议和学术交流。“作为一个研究学者,能够近距离瞻仰学术大师本身就是珍贵的体验。”范老师认为这段访学经历对自己影响很大。让范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在鲁汶城市的学术交流活动。活动中,在规定的时间内,范老师和她的同伴们凭借一张照片作为线索,通力合作寻找到分布在城市各“角落”的指定物件。范老师回忆道:“这项活动是鲁汶大学每年举行一次的活动。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相互认识和了解,培养团队精神,还熟悉了城市环境,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在寻找物件的过程中,范老师说她捕捉到了鲁汶市美丽的风景,近距离地感受到这个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留下了美好珍贵的回忆。
  谈起合作导师,范老师打开了话匣子。鲁汶大学整体的校园文化是非常注重教学和研究的结合。在这里,范老师接触到了世界前沿的科研知识和理念。她的合作导师Dr.Salazar教授提出了原创的“旅游想象”理论:“旅游社根据消费者已有的想象惯例,生产推广迎合消费者想象的产品,宣传或者抽取避免灰色想象,从而刺激消费者购买作为预期消费的旅游项目。”这在科研上给范老师带来了很大启发。导师Dr.Salazar教授在课堂教学方面也极具创新性。他会根据不同的课程教学需求,设计不同的课桌摆设方式。Dr.Salazar教授的课件总是很简单,却能能通过这种简单的PPT延伸出许多案例,使得课堂教学非常生动。在简明地讲解学术理念后,Dr.Salazar教授往往还会列出一张长长的文献清单,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再组织小组讨论或者进行个人演讲展示。这种不寻常的上课方式让范老师赞不绝口。
  “国外的学生非常珍惜时间。”这是范老师对鲁汶大学学生最深刻的印象。范老师告诉记者,鲁汶大学的学生平均睡眠时间少于六个小时。他们对图书馆的利用率很高,特别是到了期末,图书馆开馆前一个小时就有长长的队伍排列在门口。“队伍从大门穿过院子,一直排得很长很长。”
  课余闲暇时,范老师总会想起中国菜。她喜欢去超市买食材,然后自己做菜,“我最拿手的菜是西红柿炒蛋,可惜国外很难买到正宗的亚洲食材。”范老师还笑着说起一件趣事,有一回在超市想采购一袋食用盐,但向货架上放眼看去,只见陌生的荷兰语和眼花缭乱的包装,真就差点儿误将洗衣粉当成食盐。“所以,没事的时候多去超市逛逛,才能把洗衣粉和盐分清楚。”范老师风趣地和记者笑道。
  在这短暂的一年时间里,范老师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回国之后,范老师学以致用,开设了许多双语或者全英文的专业课程,如“客源国概况”、“导游业务”、“会展MICE概论” 、“领队业务” 、“专业英语口语”等。同时,范老师把在比利时积累的大量学术研究资料带回国,包括讨论成果和搜集的案例。这些都成为她写作发表全英文旅游管理方面论文素材。范老师说访学对她的影响,不仅仅止步于此。她将继续把访学成果应用于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去。


记者:中文学院学生 朱敏思
责任编辑:薛海丹
采访时间:2017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