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园


【浙外人游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马琦



来源:宣传部 作者:梅煜沁编辑:薛海丹时间:2019-04-04

  编者按:资队伍建设一直是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升我校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承担国际化人才培养任务、参与国际合作研究与国际竞争的优秀教师,我校持续推进教职工国(境)外进修计划,组织中青年教师到世界知名大学访学深造。为推介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经验,提升我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学校新开辟“浙外人游学”专栏,陆续介绍公派研修归来的在校教师,展示各位老师的留学感悟、治学精神、教学探索和学术成果。  

 

  马琦,女,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欧洲当代艺术现状及艺术教育,2016.09-2017.09在荷兰恩斯赫德艺术与设计学院访学。

  在艺术楼五楼,马琦老师从背光处走来,亲切地向记者打招呼,糯糯的声音淡化了那份陌生感,走近,模糊的身影变得清晰明亮,圆润润的脸庞,亮晶晶的眼眸,一副黑框眼镜搭在鼻梁上,笑眯眯地看着你,透着知性美。

  在学校里,马琦老师主要负责美术基础课的教学,比如素描、色彩、油画、创作等。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她也愈发向往去更高一级的殿堂学习。淡日微风,马老师倚在栏杆边,笑着告诉记者,选择去荷兰恩斯赫德艺术与设计学院访学,研究欧洲当代艺术现状及艺术教育,是因为她本身所学专业是油画。而油画呢,则是西方文艺复兴早期的发明,它的诞生地在弗兰德斯,就是现在属于荷兰和比利时北部相邻的国土范围之内。所以,作为一名油画家和油画教育工作者的她,一定要去它的源头看看,去感受属于西方油画的独特魅力。

  国外访学的一年时间里,于马琦老师而言,何尝不是一场收获满满的邂逅。谈及研究成果,马老师告诉记者:“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个人创作相关的,另一方面是跟艺术教育相关的。”在荷兰期间,马老师完成了几十副大尺寸的画作,这些画作对她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她个人的艺术风格的转折,也可以视为她一贯的艺术追求的深入。马老师具体的项目研究,是影像艺术对当代绘画的影响。因为马老师的导师是移动影像(Moving Image)方面研究的专家,而且移动影像对当代艺术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深入研究移动影像对于创作和教学两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移动影像对于国内的美术教学可能带来的多方面影响,马老师将会以论文的方式呈现。马老师说这次访学之旅也促成了学校艺术学院与荷兰恩斯赫德艺术与设计学院密切合作,“在2018年春天,他们的学生来过我们学校,进行短期考察。”

  语言文化的不同,生活习惯的迥异,毫不夸张地说,是每位出国求学者所必然会遇到的困难,马老师曾坦言:“克服困难,其实是每天都需要面对的事情。”其中,最让她难忘的,当属在车间里的创作。“在国外的艺术学院里,有各种各样的车间,比如金属车间、木工车间、缝纫车间、塑料纤维车间、3D打印车间等。国外学生们开展创作,基本上是在这些车间里制作完成,这与我们国内学生在教室里画画进行的创作是完全不同的。”她回忆道。所以,如何去使用这些车间和具体的材料,以及操作机器,也是马老师所要克服的一个重要难题。

  一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让马老师深有感触,她手握茶杯,缓缓地说道:“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国内和国外的教学方式是非常不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完全不同。”比如国外的艺术教育已经放弃了绘画技巧的传授,而把重心放在不受限制的艺术观念的塑造和培养,艺术学科之间的藩篱可以说是全部都打破的,并且十分强调艺术与科学,以及跨学科之间的合作。而国内的艺术教学则相反,基本上是以教授绘画技巧为主,相对比较传统和保守。马老师还告诉记者,在她看来,国外的艺术教学其实更强调用各种新媒介和新材料来激发学生们的艺术个性和创新能力,不过,同时也失掉了写实技能。相比之下,国内的艺术教育,在写实这一方面,把握的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我们学生普遍观念性比较弱。因此,马老师一直在想,要是这两种教学模式能够互相结合、扬长避短,对于学生的长足发展而言更有益处,这也是马老师回校后致力教学改进的一个方面。

  回校后,马老师努力地将中国和西方的两种艺术教育模式相结合,她也实事求是地谈道:“我们的艺术教育在与国际接轨及发展自身特色这两个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艺术教育模式的不同,艺术教育传统的不同,相应的硬件、软件配套方面的不同,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前提下,她正在尽可能地找到两种模式之间可能的对接点,找出新方法,让学生们思路更加开阔,创造出更具新时代特色的画作。

  怀着一颗真挚的求学初心前去,带着新的作品和理念而归,这场为期一年的国外访学之旅,让作为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马琦老师收获满满,这是她一生中珍贵的回忆。

学生记者:梅煜沁(中文学院)

责任编辑:薛海丹

采访时间:2019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