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以“九三阅兵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与深度”为题,采访报道了我校巴西研究中心主任、巴西籍外教施若杰教授。
施若杰在接受采访中表示,抗战胜利具有两层深远意涵。其一,中华民族经历了战争的风雨洗礼,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团结,增强了民族自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深刻塑造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格局。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当年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英勇奋战、为缔造和平繁荣世界而献出生命的英烈们最崇高的致敬,也是在唤醒人类共同珍贵记忆,捍卫历史真相与正义,呼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同直面当今时代的全球性挑战;同时,也是中国向世界重申其对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承诺的庄重仪式。
施若杰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本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众多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的和平崛起历程,彰显出以对话合作取代一切霸权思维的重要性,唯有尊重文明多样性、寻求共同繁荣,才能真正高擎希望之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表示,多名国际政要出席纪念大会,一方面,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作的历史性贡献的广泛认可;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中国在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包容的国际秩序中所展现的领导力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肯定。通过将当前立场与历史脉络相衔接,中国不仅展现出知行合一的大国担当,也体现出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些都是赢得国际信任与尊重的核心要素。
媒体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报
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er/read.do?m=i&iid=7199&eid=52483&sid=243855&idate=12_2025-09-09_A03
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9/t20250909_59140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