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新型国际关系 浙外何为


浙外举行第五届“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验班开班仪式暨第四届校园普法文化节启动仪式



来源:“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 作者:沈一诺编辑:郑周璇、姚祥燕时间:2025-11-03

10月30日,学校举行第五届“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验班开班仪式暨第四届校园普法文化节启动仪式。副校长、党委委员柴改英出席并致辞。

5C058

柴改英指出,学校积极探索打造“关键领域+涉外法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浙外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实验班努力构建“三三制”培养体系:三类课程、三级选拔、三院资源整合,并配备学术、实务与成长三类导师,全方位赋能学生成长。她勉励实验班学员要胸怀“国之大者”,勇担使命,在关键领域站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练就“硬核本领”,终身学习,让“会外语、懂经贸、通国别、精法律”成为浙外法学人鲜明的能力标识;涵养“世界情怀”,交流互鉴,善用我校“小语种+法律”的培养优势,为浙江乃至中国涉外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知名国际法学家一苇教授以“外交人、外交事、外交魂——法律外交之魅力”为主题,开启了第四届校园普法文化节的首场报告。他系统梳理了我国涉外法治建设的进程,阐释了涉外法治在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协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保障作用,勉励浙外学子学习外交战线国际法前辈的优良风尚,胸怀报国之志,树立远大理想,专注精研法律,为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做出努力。

仪式上,广东华商(杭州)律师事务所主任董锋作为实务导师代表发言。“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谭艳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新学员代表、24级电子商务专业张博文分享了加入“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验班的初心和期待。

现场还举行了“赠书启智”仪式和实务导师、职业成长导师聘任仪式。

学工部、学生处,国际处、港澳台办,教务处等单位负责人,“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及实验班全体学员参加仪式。

摄影:王彦博、杨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