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秋高气爽,校党委书记宣勇,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环宙等校领导深入课堂一线,实地了解教学情况,检查指导新学期教学工作。在涵养楼A103的《多媒体技术》课堂上,伴随着石其乐老师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讲解,宣勇不时记录、频频点头,石老师从“什么是媒体”入手,全方位引领学生了解数字媒体的特点、媒体数据的编辑与制作、演示工具,以及移动终端应用等内容。课后,宣书记对本堂课给予“生动、实用、有意义”的高度...
10月11日,浙江卫视新闻联播以《最忆是杭州 携手向未来(二)|亚洲“一家亲” 同爱同分享》为题,报道了杭州亚运会期间,赛场内外的一幕幕感人瞬间、一个个暖心故事。其中就采访了我校“小青荷”严心雨在文化屋服务时与叙利亚运动员之间的友谊故事,严心雨谈到,每当看到叙利亚运动员在明信片上画的和平鸽,就能深刻感受到叙利亚人对和平的向往,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次非常珍贵、有意义的志愿服务之旅。媒体链接:浙江卫视新闻联...
时光恰好,初秋相见。10月10日,我校迎来2023级新生。新紫苏们背起行囊,带着梦想出发,茫茫山海,如约奔赴。2023级紫苏,欢迎你们的到来!倾听“新”声,关怀备至报到当天,校党委书记宣勇,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环宙等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来到行健馆、通志大道等新生报到现场,详细了解新生报到情况,叮嘱师生工作人员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走访学生宿舍,看望新同学,带去学校的关心和问候。校园里随处可见“欢迎新同学”的...
近日,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第三批全省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名单,我校4个申报项目全部入选,其中,东语学院党总支、文旅学院党总支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英文学院翻译系学生党支部,商学院、创业学院金融工程竞赛党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东语学院党总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引领学院事业发展的“发动机、方向盘、加油站”作用,以“小学院、大党建...
“假期大家都辛苦了,感谢大家!”“有没有观看亚运会?”“学院有多少师生服务亚运?”……10月9日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上午,校党委书记宣勇,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环宙等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深入一线开展走访,看望慰问教职员工,检查指导新学期工作。“新发展赛道要坚持走下去,相关工作要有序推进。”“做科研工作就要前期播好‘种子’,后期才会收获果实。”“要继续抓牢校园三期后续工程的效率和质量。”“要充分发挥好...
10月9日,开学第一天,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环宙亲切走访慰问了周烈教授、范捷平教授等高层次人才代表,到办公室送问候,听高层次人才提问题、讲建议、谈期待。交谈中,张环宙仔细询问了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遇到的问题,认真听取了他们对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科研、岗位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以及对学校发展的期待。张环宙表示,高层次人才在学界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在学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能够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智力支...
10月6日-7日,“学习强国”全国平台、人民网、光明网、中新网、潮新闻、浙江之声以《文化屋里的“小青荷”:以“文”会友 成为文化传播一扇窗》为题,报道了我校“小青荷”王浩杰的志愿服务故事。报道指出,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小青荷”王浩杰是媒体村文化屋的一名文化艺术助理,他主要负责向外国媒体记者介绍中国非遗文化,使其能够充分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文化屋是中国文化与亚运会文化的融合之地。在这里,王浩杰积极提...
10月6日,新华社、光明网、教育之江公众号分别以《杭州亚运会| 7年间,“小青荷”成为杭州赛会的城市名片》《我的老师去亚运会了!》为题,报道了我校以国际志愿服务为育人载体,积极为国际赛会培养人才的情况。报道指出,志愿者赛会时的“绽放”源于平时下的功夫。浙江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邱萍说,学校在2016年将志愿服务作为育人的重要维度,2019年起开始设立国际志愿服务课,每位入学新生都要通过理论学习、西湖“微笑亭”志...
杭州黄龙体育场馆群的3个竞赛场馆承担了足球、竞技体操、水球等热门比赛项目。浙外的老师们在媒体运行、风险管理等岗位,从“0”出发,不断学习,为精彩赛事贡献浙外力量和担当。为你们,千千万万次准备“这是我们的记者工作间,是媒体记者休憩的场所……”黄龙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的记者工作间内,郑周璇老师和她的团队伙伴们正在向日本2026年名古屋亚运会媒体运行领域相关负责人中野祐纪一行介绍游跳馆媒体运行领域的基本情况...
10月8日晚,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举行。在这场传达从期盼到相会再到告别的欢庆和惜别之情的“体育嘉年华”中,162名浙外学子融入光影,完美演绎《璀璨共此时》《心心共相融》等节目。长达3个月的训练跨度,60余次的密集训练,累计600余小时的训练时长,汗水、泪水、欢笑,都在这一刻绚丽绽放。百炼成钢,向未来尽力一搏面对备考和亚运会闭幕式排练,2022级音乐学(师范)专业冯一骐决定将这段宝贵...
9月30日-10月5日,新华网、甘肃日报、“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新甘肃客户端分别以《甘肃“小青荷”圆梦亚运》《甘肃兰州的“小青荷”笑起来很甜》为题,报道了我校甘肃籍“小青荷”郭湘滢、方纾羽的志愿服务故事。报道指出,郭湘滢是浙江外国语学院大二的学生,去年在学校的组织下,报名参加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团队。在经过几轮的面试后,成为3.76万名“小青荷”的一员。此次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主要服务于亚运会的54个竞赛场...
10月6日,浙江卫视新闻联播以《一封封感谢信 写满亚运情谊》为题,报道了各国运动员们手写感谢信,向“小青荷”表达感谢的动人故事。其中采访报道了亚运村人事与志愿者管理中心副主任、我校团委书记邱萍和“小青荷”蒋歆。蒋歆在采访中表示,收到感谢信的那一刻还是蛮惊喜的,这不仅是对“小青荷”工作的认可,更是双方友谊的见证。邱萍在采访中表示,通过这次赛会服务的志愿者们,能够从这些感谢信中获得力量,也响应了亚运会...
10月6日,浙江卫视新闻联播以《杭州亚运进行时超强“后援团”各展所能 让各国宾客感受“家”的温馨》为题,报道了亚运村超强“后援团”为各方宾客提供宾至如归服务的故事,其中采访了我校“小青荷”任婧茹谈志愿服务过程。媒体链接:浙江卫视新闻联播http://wap.cztv.com/videonews/2097100.html?play=
10月6日,央广网以《对话亚运|运动员村志愿者:每天都在刷新自己的认知》为题,报道了浙外“小青荷”在服务亚运的忙碌故事。报道指出,在亚运会的运动员村,来自跨境电子商务、学前教育、国际贸易、小学教育、德语、会计、美术学(师范)、英语(师范)等专业的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们在智能体验中心、健身中心、欢迎中心、文化屋等点位进行引导、接待、语言沟通等方方面面的志愿服务。他们向记者表示:“在这里工作虽然很辛...
10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新华社体育、教育部微言教育公众号、中国教育新闻网以《汇聚青春的志愿力量》为题,报道了我校“小青荷”领队老师姚凌葳、“小青荷”的志愿服务感受。报道指出,浙江外国语学院土耳其语专业教师姚凌葳曾是G20杭州峰会的志愿者。“当时我在G20多语言服务中心,主要提供实时口译服务。”7年过去,曾经的“小青荷”姚凌葳如今已成为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培训师,她和同事们负责亚运村对接各代表团团...
在亚运村的每个岗位上,浙外“小青荷”们用温暖笑容、细致服务、默默坚守,释放“青荷”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亚运故事。以“文”会友 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扇窗在亚运村,一个个文化屋成为“村民”们流连忘返之地,而这其中少不了文化屋“小青荷”的功劳。文化屋志愿者虽然没有在一线服务于赛会和运动员,但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王浩杰在媒体村文化屋向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介绍古琴。2022级视...
近日,浙外TheNew合唱团受邀参加由中国合唱协会主办,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等承办的“中国城市合唱汇演”闭幕式音乐会专场演出。副校长、党委委员,组织部、统战部部长徐勇出席活动。演出期间,徐勇代表学校对师生们的勤奋努力和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对同学们在舞台上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希望同学们能将合唱中展现的精气神以及合唱的“和谐”“平衡”“统一”,融入到学习生活中,为学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音乐会上,The...
10月3日,浙江日报头版头条以《中外工作人员、志愿者组成亚运村超强“保障团”:跨越千万里,此处情意浓》报道浙外师生在亚运村为亚运护航的故事。报道指出,1300多名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师生志愿者在亚运村为各国运动员、记者、技术官员提供语言服务、礼宾接待、NOC(国家及地区奥委会)服务、安保等多领域的保驾护航。他们中有各语种的专家,例如,俄语专业教师劳灵珊曾是2008年奥运会的语言服务志愿者。时隔15年,她又成为杭州...
9月30日-10月11日,亚组委公众号、光明日报客户端、东方卫视、中国蓝新闻、潮新闻、参考消息、浙江卫视等分别以《恰逢中秋杭州亚运村里节味浓》《美好“村”生活 探访“村”里国际区 吃喝住行都到位》等为题,报道了我校设在亚运村的“汉语桥”中文体验中心运行情况。报道指出,9月30日,在亚运村“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内,一场欢乐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不少外国运动员驻足打卡。自体验区开放以来,每天前来这里感受中...
近日,温州市文成县副县长刘磊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环宙出席会见。副校长、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毛振华出席座谈会。张环宙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张环宙表示,浙外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对接服务浙江开放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做好社科赋能工作,全力支持文成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期待双方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座谈会上,毛振华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及“三地四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