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中国法学会和人民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浙江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教授,浙江省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陈利强受邀远程参加论坛并在浙江分会场作交流发言。陈利强作题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奋进新征程贡献法治力量》的交流发言,他表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关键在于深入理解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
9月2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李维屏教授做客我校博达论坛725讲,以“‘理论之后’我国的英美文学批评话语建构”为题作专题讲座,副校长柴改英及150余位师生参加讲座。李教授在讲座中着重阐述了“理论之后”我国英美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并探讨了当前英美文学研究的热点、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他指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英美学界一度出现“理论崇拜”现象,随着“理论热”的退潮,我国学者与国际同行一道在21世纪的文化语境中寻...
9月13日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黄忠廉做客我校博达论坛第722讲,以“项目申报:提炼出新与新规应对”为题开展线上讲座,副校长柴改英以及我校近100位教师参加讲座。黄教授围绕炼题如何兼顾学科内容与现实需求,讲解炼题机制以及单向炼题和双向炼题的方法。他结合自己专著《人文社科项目申报300问》中的相关内容,围绕去年以来项目申报的变化,结合申报书六大方面,就如何应对申报书填写的新变化、如何做到语言表达赏心悦目、...
近日,由浙外美国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的阿富汗局势与中美关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浙外特聘教授、美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冲主持专题发言和讨论,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教授,美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余万里、姜铁英、王鹏作主题发言。嘉宾们从中美双方对当前阿富汗局势的分析、阿富汗局势对中国西部局势稳定的影响、阿富汗问题中美的合作机遇等三个环节阐述了看法。本次研讨会由察哈尔学会与美国驻华大使馆主办。美国驻华大使...
8月24日晚,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黎昌抱教授做客我校博达论坛第721讲,以“外语类高层次课题选题分析与申报策略”为题做线上讲座,副校长柴改英以及来自校内外100余位教师参加讲座。黎院长以课题申报者、课题评审专家、课题管理者及课题研究者四重视角,先是论述了项目申报成功涉及到的题目、论证和实力等三要素,接着从课题选题、学术史梳理、总体框架、思路方法、主要目标、研究基础、文字表述、谋篇布局、阶段性成果及...
7月5日,浙外博达论坛“环地中海研究”系列云端讲堂第三季正式开讲。讲座内容涵盖战争、帝王与思想家三个系列,每个系列10讲,讲座时间为每周一、三、五晚8:00至10:30,共邀请来自国内各高校和研究院的二十余位著名学者主讲。本周前三讲分别为“卡迭石战役” “萨尔贡大帝”和“苏格拉底”,分别由东北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中国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于殿利教授、武汉大学赵林教授领衔,伴随浙外学子和广大讲座受众踏入历史长河...
6月26日至27日,浙外承办的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指委2021年第二次全体会议暨旅游管理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会议在杭召开。26日上午,在浙江外国语学院举行了开幕式和主旨演讲。26日下午、27日上午在浙江宾馆分别举行了圆桌论坛、分组讨论。27日上午,旅游教指委委员和一流专业负责人围绕“旅游管理类一流专业内涵与成果标志”“旅游管理类一流专业认证标准与方式”“旅游管理类一流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旅游...
近日,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傅敬民来我校作“人工智能时代的应用翻译研究”专题讲座。傅教授从翻译研究的“符号性、时代性、社会性、文化性、主体性”,阐述了我国未来的翻译发展趋势。通过聚焦“应用翻译文体研究”“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应用型翻译问题研究”“应用翻译研究的元理论研究”等四大领域,他详细分析了翻译研究的五个不平衡和五项不充分,并建议在座听众通过深入挖掘整理我国传统翻译思想、引进并融合国...
“2020浙版好书年度榜top30”评选结果于日前揭晓,《走进“一带一路”》丛书首批出版的七本著作位列其中。此榜单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组织评选。《走进“一带一路”》丛书由浙江省社科联组织并委托我校牵头负责、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丛书的编撰出版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举措之一。丛书兼具思想性、学术性,有着统一的出版标识和书稿体例,辨识度高...
应学凤副教授发表在《世界汉语教学》2021年第1期的论文《松紧象似原则与动宾饰名复合词》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21年第4期全文转载。该文内容作者曾受邀在“第七届《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上报告过,文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动宾饰名复合词是组合式定中短语“VO的N”紧缩为黏合式“VON”“OVN”过程中松紧不同的结构形式,是短语紧缩为短语词、句法词、词法词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在短语到复合词“V双O双的N...
博达论坛第680讲预告主题: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政策宣讲讲座人:缪兰娟讲座内容:主讲人简介:缪兰娟,高级会计师,浙江新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所长。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卫计委及省科技厅、财政厅等财务专家。省科技厅讲师团成员,主要讲授《科技经费管理规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财务政策解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课程。内容简介: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是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要一环。为有力激发创新...
6月18日,博达论坛第679讲华东师范大学彭正梅教授来校主讲“用锤子进行教育: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彭正梅教授介绍到,尼采思想流派涉及到美学、哲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甚至于一度成为“德意志民族精神”的代表。1872年,尼采作题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的演讲,提出“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天才”。尼采认为要恢复教育,让教育完成自己“真正的使命”,就要与伪教育进行斗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就...
近日,第三届全国外语非通用语种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召开。我校东语学院、西院学院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会议。西语学院教师王忆停在分论坛上发言。 会上,王忆停以“基于《国标》和《指南》的浙江意大利语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为题,分享了我校意大利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与具体实践。发言中,他简要介绍了西语学院4个非通用语种的发展现状;就近两年学院依据《国标》和《指南》对意大利语专业人才...
博达论坛第673讲预告主题: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以上外葡萄牙语专业为例讲座人: 徐亦行讲座内容: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我院邀请徐教授讲解上外葡萄牙语专业在思政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讲座过程中,徐教授将以上外葡语专业为例,探索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本讲座主要介绍上海外国语大学思政建设的基本情况、葡萄牙语专业思政教学的具体做法和育人成果。时间...
连日来,以色列持续轰炸加沙地带,许多巴勒斯坦民众被迫逃离家园。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当空袭来临时,巴勒斯坦民众的尖叫声、哀嚎声与婴儿啼哭声不断传出,场面一度十分混乱。视频还显示,有民众听见空袭声响后,惊恐地将自己裹上毯子,蜷缩在家中。对此,湖北卫视连线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西溪学者”(杰出人才)、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进行电话采访,以下为马晓霖教授的观点:马晓霖:以色列军方致电居民,明白...
2021年恰逢中国与埃及建交65周年,埃及是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非洲、阿拉伯和中东国家。65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埃关系始终健康稳步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的典范 。 5月18日,中国驻埃及使馆、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以“风雨同舟六十五载,携手共创美好未来”为题,共同主办“中埃建交65周年双边关系视频研讨会”。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西溪学者(杰出人才)、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
5月25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同伊斯兰堡世界事务委员会共同举办庆祝中巴建交70周年研讨会。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西溪学者(杰出人才)、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受邀参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王超、伊斯兰堡世界事务委员会主席哈立德及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农融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巴驻华大使哈克以视频方式向会议致辞。中国前驻巴大使张春祥、巴前驻华大使马苏德、哈什米及两国学者等出席。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
5月29日,我校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举行教育期刊主编学术交流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宝立,《教育研究》总编辑邓友超,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社长、主编宣小红,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科主编林清华,我校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孙绵涛等嘉宾出席会议。教育学院负责人主持会议。高宝立认为中心目前建设治理有序,并从思想、理论、政治和实践四方面全方位阐述...
5月20日下午,浙江中控研究院董事长张伟宁应邀来校作题为“大国重器的重要组成——全自主可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讲座,带领浙外师生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 讲座沿着历史的脉络展开,回顾了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如何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坚持发展科技,站上技术革新的前沿阵地,将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张伟宁从国家战略、政策导向、产业背景出发,结合真实案例展开...
5月13日,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中国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特聘教授黄惠康大使到访我校,副校长张环宙教授会见。双方就浙江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研究项目交换了意见。会后,黄惠康教授做客我校博达论坛第667讲,以“‘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东盟国家发展研究”为题,作专题报告。报告会由马晓霖教授主持。讲座伊始,黄大使首先对浙江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的地位予以充分肯...